窃电是指用电全部或部分不经过计量装置或用电时故意使计量装置计量小于真实值。电能表计量电量是由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三要素和时间的乘积决定,因此,改变三要素中任何一个都可以使电能表慢转、停转甚至反转。
一、常见的窃电方式
1、改动短路计量装置的电流线圈。
2、断开电压联片或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
3、调接零火线窃电。
4、端零窃电。
5、更换计数器齿轮。
6、绕越计量装置窃电。
二、窃电产生的原因
1、法制关联淡薄,由于没有明确对窃电罪行的判决的刑法,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窃电不为偷”,甚至认为窃电也不会构成犯罪。其实在《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中早己有以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名义责令停止窃电违法行为,追补电费,处以违约使用电费的规定条款,由于现场查处、送达通知、追补电费等,都会造成追补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追收的“两张皮”,供电企业真正执行起来都比较困难。
2、经济利益驱动,由于窃电有利可图,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从研究窃电主体的构成可以看出,业主和企业电工窃电案件较多,场所、餐饮、洗浴中心、租赁市场、房地产商、私营企业加工厂等都是窃电的“大头”。这些经营者为牟取更大的利润,置国家利益和法律于不顾,把窃电作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收、发家致富的途径。
3、反、防窃电手段及查处打击不力,我们供电企业现有的反、防窃电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具体反映在电能计量装置的防窃电功能十分缺乏,检查装备也比较简陋。在反窃电过程中,供电企业目前遇到最主要的难点:一是查获难;二是处理难,特别对法人、单位的处罚,在法律上依据不够充足,电力执法成为难点;三是现行法律对打击窃电行为存在许许多多的盲点。
4、反窃电技术落后,目前,反窃电遭遇稽查难、取证难、定量难、执行难的处境。可不法分子窃电手段正向着高技术性和高隐蔽性方向发展,相比之下反窃电手段还相对滞后,反窃电技术装备水平低,且目前的特定供电方式和供电设施、计量装置等保护措施很难到位,为窃电者有了可乘之机。
三、窃电解决之道—反窃电
开展反窃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实,反、防窃电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三个阶段,它需要全社会行动,相关部门的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方能凑效。并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范严密,查处严厉治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窃电的发生,限度减少因窃电造成的损失。
1、立法:建立健全反窃电法制体系。
2、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科技含量。
3、建立健全窃电群众举报制度。
4、开展好专项整治活动。
反窃?缡且幌畛て诘摹⒏丛拥墓こ蹋沟捉饩銮缘缥侍猓坏枰?#26684;、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措施,还需要完善、可靠的技术措施,更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的理解和支持。反窃电,只有走一条治本之路,才能从根本上遏止窃电之风的蔓延。